母乳是初生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也是大自然最好的恩赐,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妈妈发现母乳喂养和自己想象的不是一回事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乳头疼痛、皲裂。
研究发现,乳头疼痛、皲裂是常见的宝妈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约11%-96%的妈妈有乳头疼痛的经历!乳头疼痛、皲裂的原因主要有宝宝吃奶时衔乳不正确、婴儿舌系带问题以及吸乳器使用不当等等。关于乳头皲裂你了解多少呢?来听听新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怎么说吧!
一、乳头皲裂知多少?
1.在产后最初的1—2周,可能会发生衔乳痛。
许多宝妈在哺乳的最初几天,当宝宝开始吸吮乳房时乳头较敏感,会感到暂时性的轻微疼痛(疼痛时间不超过30秒—1分钟),这是开始的衔乳痛,会在产后1-2周后减轻或消失。
2.如发生持续而强烈的疼痛,甚至乳头皲裂,就必须寻找原因。
乳头疼痛和乳头皲裂是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在母亲乳头的基底部周围有皲裂或裂口,同时可以看到乳房是肿胀的。乳头疼痛皲裂的原因主要有宝宝吃奶时衔乳不正确、婴儿舌系带问题以及吸乳器使用不当等等。
引起乳头疼痛皲裂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哺乳姿势及宝宝的衔乳姿势不良造成的,如宝宝吸乳时,胸腹部弯曲着或远离妈妈胸腹部,造成宝宝浅浅地含着乳头,吸吮时就会来回牵拉乳头,用舌摩擦乳房的皮肤,这样会令母亲觉得很痛。起初没有裂口,乳头看上去正常;或当婴儿松开乳房时,可看到乳头顶部有压痕或乳头变形。如婴儿继续这样吸吮,就会破坏乳头皮肤,产生皲裂。
二、如何预防乳头皲裂?
1.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及含接姿势最重要。
※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
孩子的头和身体成一条直线,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乳头,婴儿贴近母亲,新生儿不仅托住头和肩,还要托住臀部。而不是头部靠近妈妈。
※正确的含接姿势:
妈妈手呈C字形托住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上嘴唇;从婴儿嘴角向中间轻轻滑动,建立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
※要点:婴儿嘴张得很大,下唇向外翻,舌头成勺状环绕乳晕,面颊鼓起呈圆形,婴儿口腔上方露出的乳晕比口下方多,慢而深地吸吮,有时突然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
2.避免使用人工奶嘴,因宝宝吸吮的方式及流量与乳房上哺乳完全不同。
含接姿势不良常发生在宝宝使用奶瓶奶嘴后,宝宝吸吮人工奶嘴与妈妈乳房的模式完全不同,会造成乳头混淆。奶瓶喂养,乳流快于乳房上乳汁流出的速度。如果使用奶瓶奶嘴后,再行乳房哺喂时会引起哺乳困难、乳头疼痛。
3.哺乳结束时,应该让婴儿自行松开乳房,或用手指、轻轻将乳头退出,避免强行拉出乳头。
4.吸奶器使用合适罩杯口径和适宜吸力。注意不是吸力越大越好,因为这样会伤到乳头、乳晕。
5.避免过度清洁乳头,不要使用肥皂或毛巾用力擦。
健康的乳头只需要和身体其他部位采用一样的清洁方式及频率即可。但如果乳头上有伤口,为了防止细菌入侵,需要保持清洁。
6.如果每次哺乳结束后乳头发白,可以在乳头上用毛巾温敷片刻,这样可以缓解乳头血管痉挛。
7.给宝宝频繁地哺乳,解决乳胀或乳导管堵塞。
8.检查一下宝宝是否患有鹅口疮。如果乳头是在头3周才开始疼痛,含接姿势也无不妥,那么妈医院检查一下宝宝是否患有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真菌感染,需要宝宝和妈妈同时治疗。
9.向专家寻求帮助。
三、乳头疼痛皲裂的处理方法
1.哺乳时先喂健侧、再喂患侧乳房,这样婴儿已经不太饿了,对患处损伤较小。
2.喂完奶以后,用手指涂抹后奶在乳头和乳晕上,让其自然晾干。有助于预防乳头疼痛和皲裂,并能促进损伤乳头的愈合。因母乳中的抗感染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会促进乳头破皮愈合。而后奶中的脂肪成分可以滋润及保护乳头皮肤。
3.哺乳后使用纯羊脂膏,可缓解疼痛也可预防及改善皲裂。
4.如果虽然疼痛严重但还想继续哺乳,可在哺乳时佩戴亲密接触型乳头护罩,可以缓解疼痛,帮助解决宝宝衔乳问题。
5.疼痛严重时影响直接哺乳,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争取伤口恢复时间。
※特别提示※
研究表明,宝宝长时间吸吮与乳头疼痛及皲裂并无相关性。减少宝宝吸吮会导致不适当的奶粉添加,而最终引起乳汁产量下降,甚至中断母乳喂养。
新密妇幼产后康复
为您的纯母乳喂养之旅保驾护航!
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母乳喂养
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lcbx/1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