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孩子的身体也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如果这个时候肚子里有虫子,就会影响各种营养的吸收,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很多妈妈对是否需要打虫的界限掌握比较模糊,今天我们就要告诉大家蛔虫病的明显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家长们可要仔细看过来哦!
打虫重在防!春季打虫是关键!
春季万物复苏,由于儿童缺乏良好的卫生观念和发育完善的身体,非常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当出现感染的症状,其实孩子已经受到蛔虫的影响,导致各种营养吸收受到影响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肠道寄生虫病人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有些可出现以下异常表现:
千万不要忽视肠道寄生虫的危害!
1.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的“虫斑”;
2.虫子在肠道内与小儿争夺营养,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3.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现象;
4.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症。
孩子一旦患病,折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更是折磨家长的身心,而对于孩子感染寄生虫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
为什么家长都认为在春季打虫最好?
因为春季各种细菌、各种寄生虫容易滋生,而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容易因为饮食,造成寄生虫进食肠道繁殖,所以建议在春季就做好防护措施,以防寄生虫疾病出现在平常生活中。
不同的虫病有哪些不同的症状?
1.绦虫病:感染绦虫后,宝宝会出现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会伴有恶心、腹胀或腹泻、肛门作痒等,疾病经久不治会导致食欲不振,宝宝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
2.钩虫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以贫血,发热,咳嗽,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以及大便潜血等表现。
儿童缺乏卫生意识,平常不管是掉地上的食物,还是未清洗干净的蔬果,甚至是玩具、家具,只要是他们“看上的”,哪在乎什么干不干净,先塞到嘴里再说。有的小宝贝口渴了,还会直接打开水龙头喝生水。然而寄生虫的虫卵便是经过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源,直接进入儿童的身体。因此儿童是寄生虫病的高发人群。
那么儿童感染寄生虫通常会有哪些症状呢?
脸上会出现虫斑
感染寄生虫的儿童通常脸上都会出现白色的小块状斑点。
经常会肚子痛
感染寄生虫的儿童肚脐周围经常会呈阵发性疼痛,特别是食用冷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时候更明显。
老爱叫屁股痒
感染蛲虫的儿童,肛周或者会阴部皮肤出现强烈瘙痒和睡眠不安。
光吃不长肉
感染寄生虫的儿童,轻者消化不良,重者可导致生育发展迟缓,同时伴有严重的磨牙现象。
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医院检查。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医院化验,如果有寄生虫,会在便便里面发现虫卵,这是最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宝宝真的确认有寄生虫感染,则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选用合适的驱虫药。
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较低,因此,给宝宝吃驱虫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相关事项:
驱虫药的使用量是否合适
过少的药物只会让虫体麻痹,过段时间虫体可能会重新复活,存留在体内;而过多的剂量则会损害儿童的肝功能,为此家长在给孩子吃驱虫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说明书上的使用量。两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肝脏发育尚不完全,为此最好不要吃驱虫药,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驱虫药是否在空腹时食用
空腹状态下药物能与虫体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同时,服用驱虫药后,最好能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
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
给儿童服用打虫药过后,要注意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如有以上相关症状,则应及时与医师进行说明,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不过,市面上的驱虫药各式各样,大部分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对婴幼儿的肝肾造成较大负担,一般建议2岁以下的小孩不服用打虫药。同时,尽量给孩子选择比较温和的驱虫方式,以免损伤孩子的身体健康。平常可以给孩子煮一些山楂乌梅汁喝,不仅能消食,还能驱虫。
(来源: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
别因为没有寄生虫感染的症状的就忘记给孩子打虫!
别因为忘记给孩子打虫而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宝塔糖鲁平大药房各连锁门店有售!!!
你家宝宝打虫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jbby/1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