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科普


记砥砺前行的医院神经医学、颌面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技术历程

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1.临床表现

1.1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基于以下5个典型的要素:

1.1.1时程及疼痛的程度

????????CTN(经典三叉神经痛)通常表现为快速而突然的剧烈疼痛,患者通常形容为电击样或刺伤样疼痛,较少为碾磨样或烧灼样痛。多数情形下疼痛都很剧烈,难以忍受。疼痛发作很短暂,持续3-20秒,突然发生,戛然而止;有时表现为突击样发作,持续约1-2分钟。发作持续的时间变化差异很大,疼痛越剧烈可能持续的时间越长。剧烈的疼痛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体重下降。在急性发作间期,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全无症状。“良性”CTN一天内可发作多次,而更严重的CTN可表现为持续性的严重疼痛。约40%的患者每天发作10余次。疼痛常为白天发作,睡眠期间一般不发作,其表现为半个面部的阵挛痛苦表情。最后可能表现为半个面部充血,结膜充血,流泪,唾液过度分泌。发作间期患者虽然并无不适,但是因担心再次发作而倍感焦虑。

1.1.2疼痛分布

????????疼痛常为单侧疼痛,严格位于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多数情况下会累及上颌支(V2),一般起始于上唇、鼻翼、上牙龈;下颌支(V3)仅次于上颌支,其疼痛分布于颏尖部、下唇、下颌牙齿区域。CTN多位于右侧。?

附:三叉神经疼痛区域分布图

1.1.3诱发因素(扳机点)?

????????触碰扳机点,皮肤或者黏膜的特定区域,是多数CTN的诱发因素。个体可能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扳机点,通常在鼻唇沟或者口腔内的牙龈压槽。患者因各种刺激引起疼痛(如:洗脸,剃须,化妆,刷牙,低温,风吹,说话,笑,咀嚼,吞咽等)而面无表情。因此,患者对吃饭,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感到恐惧。

1.1.4不应期?

????????每次发作后都存在一个不应期,在此期间疼痛无法通过刺激诱发。患者可在此期间做一些之前因害怕而不敢做的动作。

1.1.5神经学检查?

????????疼痛区域外的体格检查完全正常。疼痛发作后相关区域并无感觉及运动神经功能缺失:面部,角膜的感觉,咀嚼肌及颞肌的肌力均不受影响,并且其余颅神经亦无任何异常。除上述标准外,至少在开始时卡马西平治疗有效。

二、特发性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特发性面肌痉挛面肌抽搐是指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收缩。其首发症状常从下睑眼轮匝肌的轻微颤搐开始,逐渐向上扩展至全部眼轮匝肌,进而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眼轮匝肌严重痉挛时使眼不能睁开,从而影响行走和工作,并可伴轻度无力和肌萎缩。精神紧张,疲劳,自主运动时症状加剧,睡眠时消失。面肌抽搐通常不伴疼痛。

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病理病因:

  近年来国内外都有报道,手术及尸检材料已证实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肌抽搐是由于责任血管压迫神经使正常的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绝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异位血管压迫,如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静脉及椎动脉压迫所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治愈以上疾病的唯一手段。通过患者耳后约4-6cm切口暴露头骨,锯开2-3公分颅骨,在显微镜下通过微创的方法将压迫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的血管剥离松解后,用特殊的垫片垫开,冲洗干净,修补硬膜,整复骨瓣,缝合切口。手术后,患者相关症状立即消失。

  医院自年以来,在副院长陈勇和神经医学、颌面外科主任吉子拉洛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投入多万元购买最先进的手术显微镜。我科通过派出去进修,请进来帮扶指导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在凉山州内最先开展微血管减压技术,解决了凉山州病人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填补了凉山州医疗技术空白。目前已经开展了近例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每一位前来手术患者保驾护航。全体医务工作者尽力保证每台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十分满意,治愈率达98%以上,并无死亡、感染、严重残疾等事件发生。该手术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完全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疑难的微血管减压术,而且积累了丰富独特的术后处理技巧。该技术在凉山州内处于领先地位,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健康

科室-

吉子拉洛主任:

周长琼医生:

杨国平医生:

姚曾亚医生:

谭帝兵医生:

附:复杂微血管减压手术资料?

附:吉子拉洛主任及杨国平主治医师手术过程

撰稿人:吉子拉洛

编辑:刘云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lcbx/133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