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现将改写历史教科书


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现将改写历史教科书

“考古掘出新年龄”

——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现将改写历史教科书

本报张顺通讯员项章

经过考古工作者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随州叶家山墓地共发现清算墓葬65座和1座马坑,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达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最为重要的是,在多座墓葬的青铜器上见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近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项章详细介绍了这1考古发现,并分析说:叶家山墓地应是初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公墓,这对商周断代史尤其是西周初期曾国史的研究将是一个重大突破,是继曾侯乙墓享誉海内外以后的又一个改写历史教科书的考古新发现,正如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随州古韵·叶家山古墓群小议》1诗所言——“考古掘出新年龄”。

“西周岁月风水地”

叶家山墓地位于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南距西花园及庙台子遗址约1.5千米。从考古勘探和发掘了解,其全部墓地长150米、宽100米,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其中,大型墓葬有10座,中型墓葬5座,小型墓葬50座。其随葬品全都是放在棺椁外的熟土2层台上。部份大型墓葬的坑边发现有下棺用的圆形或方形“碑”的遗址。本次发掘的墓葬最深的到达9.7米,其“深埋”特点为西周葬俗所特有。从墓葬平面视察,所有墓葬自北向南有规律散布,以大墓为中心,中小型墓则围绕大墓排列,符合《周礼·春官·冢人》所谓“昭穆”制度的记载:“父曰昭,子曰穆;昭居左,穆居右。”因此,叶家山墓地明显是一处保存完全,经过统一规划,公道布局的西周初期高等级贵族公墓地。从所出青铜器组合分析,礼(食)器有鼎、簋、飌,酒器有觚、爵、觯、、尊、卣、、觥。根据器物类型学研究,这批遗物具有姬周文化特性,年代为西周初期,国属应属曾。其年代大体应在西周的成、康、昭之世。可以推断,大约在西周的初期,当时的曾侯被埋葬于此地,说明其政治中心的国都当离此地不远。同时,考古队以叶家山墓地为中心,在方圆10千米范围内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区域系统调查,以判定叶家山墓主人生前的居住地。通过调查,又新发现了9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以庙台子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辐射西花园、大蒋湾等小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地面调查和局部勘探显示,庙台子遗址有城墙、壕沟和大型建筑基址的遗址,应当是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古城。叶家山墓地与庙台子遗址相距不足1千米,初步判定,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当与庙台子遗址有关,庙台子遗址可认为就是西周初期曾国都城之所在。

“精瓷还教青铜羞”

自曾侯乙墓发现后,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不绝于学界,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的。叶家山墓地西周初期所见铜器“曾侯”铭文表明,西周初期不唯一曾国,并已称侯,比已知的曾侯乙墓早五百多年。已发掘完的M65所使用的鼎数为7鼎,是该墓地所使用鼎数最多的1座墓葬,《年龄公羊传·桓公二年》“礼祭:天子九鼎、诸侯7、卿大夫5、元士三也”,与这伴出的还有铜钺和铜面具等反应高等级身份的重器,推定M65极有可能就是西周初期的曾侯谏墓。说明曾国早在西周初期就已在汉东地区存在并已相当强盛了。本次科学发掘进程中,大量成熟、品类齐全的原始磁器屡现于叶家山高级贵族墓葬内,不但保存完好,而且与青铜器的组合和共存关系明确,将有助于解开原始磁器的产地问题。原始瓷湖北过去发现不多,白癜风专科且器类单一,这次集中发现的批量原始磁器将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物证。对原始磁器重要性的评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说过:“凡是有青铜器的墓葬,不一定有原始磁器;但是有原始磁器的墓葬,它一定有青铜器。”

“随城一脉乃鼻祖”

汉东西周方国格局素为白癜风能否治愈学术界所重视,其中关于“汉阳诸姬”分封与文化,曾、鄂、厉、唐、楚等之间关系的问题,也是此次考古发掘力求解决的重要学术课题。据统计:叶家山墓地青铜器铭文总字量达300余字,铭文内容除常见的一些西周初期的15种族氏文字和方国名外,也见有大量过去所不见人名。对排定墓地的世系及与其他方国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汉阳诸姬”是指在西周初期周成王陆续在汉水以东以北和江、淮间,分封了诸多姬姓或姻亲诸侯国。触及随州境内的就有三个国家,如:曾国,姬姓,今淅河镇境内漂水以东一带;唐国,姬姓,今唐县镇境内;厉国,又称赖国,姬姓,为新石器时代“神农所生处,称谓烈山氏”,与随、唐比邻,同为西周的重要属国。鄂国,又称噩国,篯姓,今安居镇境内蟟水流域。分析得出,曾、厉、唐之间的关系是与周王同姓诸侯国,其分封汉水以东主要目的为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加强对荆楚地域的控制。曾、鄂之间,为异姓诸侯国,伴随安居羊子山鄂侯铜器群发现及淅河叶家山曾侯器群的面世,说明西周初期,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初期曾国并不大,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消灭,姬姓曾国迅速扩大至汉北及南阳盆地一带,成为名符其实的“汉东之国随为大”。同时,“一城四国”的现象既表现出一脉相承、相互拱卫的血缘关系,又表明了主权独立、朝代更替的历史现象。由此,曾国王朝突起、昌盛的脉络,才逐步显现……叶家山高等级贵族墓地,是二十多年来国家文物局首次批准湖北主动考古发掘的墓地,其墓地的规格和范围在全部长江流域都寥寥可数。其墓葬保存之完全,出土文物之丰富,时代特征之鲜明,都为中南6省考古发现所唯一。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使人叹为观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yfzs/6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