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妈妈刚生完孩子后的第3~4天,就会明显感到有胀奶感。如果不及时处理胀奶,严重者就会引发乳腺管阻塞和奶汁淤积。许多女性产后患乳腺炎就是由于乳汁排出不畅引起的。发生生理性奶涨,缓解疼痛和等待乳腺腺泡的恢复才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生理性奶涨?
生理性奶涨是乳腺腺泡开始分泌成熟乳的过程,受到泌乳素的影响,肿胀变大。再加上此时妈妈的奶量开始增加,乳房会变得十分充盈及肿胀,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发热的症状,这是因为乳房储存了更多的乳汁、血液和其它体液的关系。之前静脉滴注过的妈妈,可能肿胀更严重些。
认识,预防,处理生理性奶涨
生理性奶涨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般在产后2-5天(最常见的是3-4天)。也是泌乳二期来临的信号。
孕妈妈在怀孕20周左右开始,就可以产生初乳,这是泌乳一期;在产后30-40小时内奶量开始增加,这是泌乳二期;后面是泌乳三期。
“生理性涨奶”,总结经验,有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于产前和产中输液所形成的一些水肿,通常乳房会有浮球感。
第二种:是乳汁过多。因为乳房通常是有备无患。因此,生产的乳汁往往会超过孩子需要的量。那么如果乳汁生成很快,并且超过用量,妈妈就会感到肿胀。
生理性肿胀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两侧乳房,同时肿胀、疼痛、就像两个铅球一样,看起来紧绷而发亮,严重者一触即痛,衣服都不能贴着皮肤,有时候可能会伴随发烧。
生理性涨奶的预防:
让孩子及早开始吸吮,在出生半小时内开始哺喂母乳,这样乳汁分泌量也会较多。注意哺喂次数,约2-3小时1次,以移出乳汁,保证乳腺管通畅,预防涨奶。
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孩子吃不了,应用手或吸奶器把多余的奶挤出来。这样既解决产妇乳房胀痛,又能促进乳汁分泌。
遭遇生理性乳涨该怎么办?
1.外敷
冷敷:月子里的妈妈都忌讳用凉水,建议开水晾凉,毛巾沾湿拧干,避开乳头和乳晕(以避免降低喷乳反射)处敷在乳房的外围。
外敷卷心菜(冷藏或室温的):有些宝宝对卷心菜的气味比较敏感,注意抠掉部分,避开乳头和乳晕敷,气味就不会存留影响宝宝的食欲了。
外敷土豆片(常温即可):避开乳头和乳晕,外敷到变色了后换掉。
2.热水澡
当乳房又胀又疼时,不妨先冲个热水澡,一边按摩乳房,感觉会舒服些。
3.排出乳汁
适当手挤奶或者尽可能的让宝宝每天8-12次的喂奶,让宝宝不限时间不限次数的吃奶,宝宝不在身边的2-3小时排一次奶,不需要全部排空。
4.找专靠谱旳催乳师。
国际女性健康领域高端合作的平台、沟通的桥梁、思想的摇篮
中华乳腺健康联盟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jbby/1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