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最近趁着在家隔离的时间,复习了下左常波老师的《疼痛治疗的终极之道》,再看一遍又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师教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在技术之上高度浓缩、总结、提炼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向。今天分享一段精彩的视频片段,看完你就明白小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了!没有人愿意停滞不前,干货很多,书友们可从本文略窥一二~(编辑/居业、个个)
应象微络刺血
作者/左常波
(本视频摘自《疼痛治疗的终极之道》)
从八关大刺到“应象微络刺血”
八关大刺是我最早的一个概念,在我很早期的时候呢,网络上也有一些相关的文章。我现在很少用这个概念了,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除了大拇指以外,我们看手上其他四个手指头,每一节手指头不是有两节横纹嘛?对不对,加在一起有个八个关节嘛,我仔细地观察发现,这八个关节横纹上有很多细小的血管,对不对?
八关大刺就是去用那个针尖把这个血管刺中,放出血来。早年是我提八关大刺的时候是表达的是这么一种方法——除了大拇指以外其他的四个手指头,每个手指有四个关节,那么一共有八个。在上面一些细小络脉去刺血。
那么,我现在更喜欢提的概念叫什么?叫应象微络刺血!
我在讲到董氏奇穴掌诊这部分的时候,总喜欢利用这一部分,给大家讲应象微络刺血的这个概念,对很多人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
这一部分,可能会用十分钟的时间讲完。大家把这部分听完以后,你单独的用这一部分,就可以独立地治疗很多的疾病。
所有的疾病,都会用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
谈到应象这两个字的时候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了中医里面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取象比类的一个象,一个是这个反应的一个应。
我曾经讲过一句话,说“有病必有象,有象必有应,取应必有验。”
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人有病的时候,他肯定会产生一些用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反过来说呢,疾病本身也是一种现象,对吧!疼痛也是一种现象,有病必有象。所有的疾病,都会用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呈现出来的方式,我觉得会找到里边的规律,这个往往是用象来呈现的。
那么,有了象以后,肯定有一些具体的反应。当你了解了身体的这种语言,了解它的表达方式以后,它这种具体的反应会被你灵敏的捕捉到,对不对?
当你看到这个反应以后,你会通过这个反应,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也会更准确地了解到从哪儿入手去治病。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
好,那么,如果大家对应象这两个字没有完全理解的话,把这个应象微络刺血的这个概念讲明白以后,大家就知道我是表达什么意思了。
掌握了应象思维,宽泛的取象思维就可以很好地落地了
谈到这个取象比类,应象取穴的时候呢,大家看一下,中医里面一个最传统的一种思维叫取象比类思维。象思维,就是这个经常被现代人所诟病,说中医喜欢用想象去看病。那么,在某些方面,我们经常会因为这种想象,这种感性的东西所诟病。
但是,我觉得在针灸领域里面,在中医里面,特别是在针灸里面,取象思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当我们掌握了应象思维以后,我们就把这个宽泛的取象思维很好的落地了。
因为这里有应的联系,“有病必有象,有象必有应,取应必有验。”这里有个联系。
如何用一只手来进行取象比类?
好,大家看一张手。我们用一张手来举例,这是举的一个例子,大家联想一下我们如何去产生一个取象比类的思维啊?
那么,当我在看一张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取象比类,手是跟想象有关,跟联想有关,跟形状有关。
你看一个人,我从手腕这儿截取完整的一只手,我就看中指这一部分,和中指对应的这个掌骨部分,一直到腕横纹这里,它对应身体的中间部分。
那么我看的食指和无名指的时候呢,它像人的两个前臂部分。大拇指和小指的时候呢,像人的两个下肢部分。
如果你这样去做一个形象比喻的话,你会看到一个匍匐在地的小乌龟。想到一个趴在地上一个人的话,你就产生一种想象,有一个更具象的认识。当你这样去联想的时候,我们就建立一个象的概念在手上。
象的概念是由模糊到确定的,大家建立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后呢,你再做一个从模糊到细节,就是说你再做一个更具体的确认。
中指对的是人的前面
譬如说我们先看中指。中指对的是你的前面部分,先看中指的远端部分,中指的远端部分,对应的人的头面部,对吗?远端末梢关节那一节,对应整个身体的头面部分,明白吗?
好,那么,中指中间这节对应的是什么呢?对着整个人的一个颈部:首先掌面对的身体的前面;手的背面对应的人的后面。大家做一个设定,想象一下。
再看末端关节,远端关节对着人头面部,中间这个关节对应着人的颈部,那么从中指的中间横纹,到中指的掌指横纹,对的哪一部分呢?对的躯干的一部分,对的躯干的哪一部分呢?从这个天突穴,到胸骨剑突这一部分。
对,你摸一下,对吧,你顺着你胸骨的正中间,天突穴往下摸,摸到你的胸骨剑突,那么这个就是中指的中间这一截到掌指关节之间。
如果你没有完全明白的话,你可以用一个穴位来表达,比如说中指横纹的中点,中间这个横纹中点对着天突穴,对吧,那么远端关节的这个横纹,对应的哪里呢?廉泉。你可以这样想象一下。
手掌和中指的横纹对着中脘穴
好,当你的中指在活动的时候,你用两手指头摸一下,中指活动的时候,你会摸到掌指横纹,对不对,手掌和十个指头的横纹摸一下,那么你会定位一下,掌指横纹的那个关节间隙,对吧,好,那个点到了这以后呢,在手掌上对的那个点在哪呢,对着身体的哪个部位呢,对着中脘穴。
对着胃,对吧,然后你再往下的话,你到了这个,腕横纹的那个中点,对应着哪里呢?对应着人的相当于会阴那个截面。
听明白了吗,这就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大体的想象啊,这个取象思维,跟涉及到形状有关,涉及到联想有关,它是由模糊的慢慢到越来越清晰的,大家明白吗?
不同的参照系,有不同的取象方法
不同的参照系,有不同的取象方法。取象思维不是一对一的,当你观察另外一个体系的时候呢,取象思维的这个点呢,可能就重叠了。所以说,没有说这样一种取象是唯一的,这个点就是对着这个天突,不是的。
当我放大身体的某个部位,对着另外一个取象部位的时候呢,那么,你取的这个点,可能对应的是另外一个部位。这就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我扎这一针的时候,身体的很多地方同时好。在象这个层面,是重重罗叠的,是这样子的,我们只用手来举例,大家学会一种思维。
如何用取象思维去治病?
那么在这上面取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用了啊。
比如说,一个病人如果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对不对,你可以再想象,在中指的远端,对着整个头面部分吗?你可以想象一下,头面部跟鼻子,对应的关系在哪里?落实一下,鼻子在哪里?如果有一个慢性鼻炎的病人,你完全可以在这个位置,发现一些异常的反应。我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jbby/1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