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研究收集例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离子束瘢痕治疗仪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治疗效果。
张冰,李春梅,蔡颖娴,肖小娜*
医院
基金项目:年度广东医科大学科研基金(GDMUM039)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共例。男性为67例,女性为59例;年龄16~40岁,平均25.23岁。病史1~15年,平均3.69年。皮损面积~00mm2,凹陷深度0.2~2.0mm。皮损均位于面部,所有患者的皮损均稳定半年以上,纳入标准:①因痤疮遗留所致面部凹陷性瘢痕者;②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使用临床照片。排除标准:①皮肤肿瘤、有日光暴晒史、有光敏药物服用史;②瘢痕体质者;③伴有精神疾病者;④合并肝、肾或造血系统障碍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⑥近3年内进行全面部换肤和近6个月内进行非剥脱性嫩肤或其他辅助美容治疗(如进行化学剥脱、肉毒毒素或填充剂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已参考赫尔辛基宣言,并与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方法
采用以色列飞顿离子束瘢痕治疗仪,输出频率为40.68MHZ,最大输出功率为W;治疗头为固定式和滚轮式,固定式治疗头单次治疗范围12mm,像束点间距1mm,滚轮式治疗头的周长25mm,轮宽10mm。清洗面部后,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保鲜膜40分钟~1小时。以清水清洁皮肤,去除表面麻醉药膏,根据瘢痕的程度及皮肤的厚薄,设定功率40~60W,选用6排滚轮式治疗头,档级为2~3档,眼口周围注意轻磨。磨削5~7遍,个别较重部位采用固定式治疗头重复1~2遍,终点反应定义为:红斑呈轻至中度焦黄伴有少量渗出。
术后护理:嘱患者保持创面干燥,5~7天内禁用水清洗治疗部位,外敷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严格控制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嘱患者注意严格防晒,采用SPF30以上防晒霜。嘱患者不可对创面擦洗,避免摩擦,并且不可强行剥落痂皮。1个半月后根据上一次治疗临床脱痂时间及消肿时间适当调整参数再次治疗1次,4次为一个疗程。患者每次治疗前、后均需要拍照留资料(相同的角度、相间相同距离及相同光线条件),每次治疗1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结果
术后疗效评价
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疗效评价,痊愈者29例,占23.01%;显效者73例,占57.93%;有效者24例,占19.04%;无效者0例。皮损有效率为80.76%,患者自觉凹陷性瘢痕在瘢痕直径及边缘形态以及凹坑深浅都有明显改善,同时达到一定嫩肤效果。
术后皮肤评价
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分值为35.6±3.2,治疗后皮肤会出现中度红斑和肿胀,皮肤较厚者肿胀程度较高,个别皮肤较薄的患者创面局部有少量点状出血和渗出。问卷调查表,显示:创面的平均红肿消退时间(3.2±1.8)d,术后创面的平均脱痂时间(7.2±3.5)d。患者自觉术中及术后有较强烈疼痛感和烧灼感,术后平均疼痛指数显示:术后即刻为6.96分,术后1h为5.15分,术后2h为4.31分,术后4h为3.11分。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使用皮肤表面麻醉后均能耐受治疗。1例患者由于参加军训未能严格避光,术后皮损色素加深,未见瘢痕形成,其余患者满意。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jbby/1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