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ldquo你来问,我来答r


中国疼找桑迪!你问我答

1.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

在疼痛管理中护士担任着疼痛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疼痛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及多学科疼痛管理的协调者等多重角色。

2.术后疼痛护理与其他疼痛护理的不同?

术后患者往往认为应该勇敢面对手术引起的疼痛,存在治疗的非主动性导致许多患者不会主动要求疼痛治疗,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存在差异,而护士对疼痛认识有偏见,经常会低估患者疼痛。

3.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疼痛刺激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和心律失常,某些患者甚至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术后疼痛还会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在胸/腹部手术的患者可能造成患者通气功能下降,导致肺不张,术后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抑制胃肠功能;疼痛作为一种应激,会导致纤溶功能下降,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4.临床上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有哪些?

疼痛强度评估工具有主观评估工具和客观的评估工具,我院临床上常用的是数字评分量表(NRS);<7岁的儿童使用面部表情量表;使用主观评估工具无法评估的患者可以采用客观评估工具,即行为疼痛评估量表。

5.术后疼痛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术后患者多采用静脉给药、肌肉注射、肛塞及PCA治疗的方法,其中PCA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式。

6.什么是PCA?

PCA就是患者自控镇痛泵,有一次性机械泵及电子泵两种,电子泵内含有电脑芯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预先设置好给药程序,电子泵能够实现个体化按需给药。

7.PCA能让患者完全不疼吗?

PCA的使用目的是使术后患者疼痛在可以忍受的程度NRS≤3,并不是完全让患者无痛。

8.PCA泵适用于哪些患者?

PCA是比较好的术后镇痛措施,现用于非常普遍。适用于大中型手术,或者预知术后会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

9.PCA相比于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静脉单次给药的优势是什么?

PCA可以实现个体化镇痛;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对比其他给药方式副作用的发生率会低;可以及时给药,缩短了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

10.PCA的分类?

PCA可以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进行分类,我院常用的有静脉PCA(PCIA);硬膜外PCA(PCEA);神经阻滞PCA(PCNA)。

11.PCA的常用技术参数?

持续背景输注剂量、单次给药剂量、间隔时间、最大给药剂量、负荷剂量等

12.按压镇痛泵后多久药物会起作用?

根据不同的药物和给药途径起效时间不同,一般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5-10min;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10-15min;患者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CNA)15min以上,所以建议有活动痛的患者在活动前10-15min可以先按压给药按钮。

13.自控给药按钮应该谁负责按压?

PCA是患者自控装置,疼痛是患者主观感受,所以尽可能让患者自行按压,保证用药安全,也保证疼痛处理的及时性。

14.患者自控镇痛(PCA)管路多长时间需要更换一次?

根据《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版)》的规定:“基本和次要持续给药输液器每个72小时更换一次”。

15.静脉PCA(PCIA)需要有独立的输注通道吗?

PCIA不建议和其他药物共用一个静脉通路。

16.患者自控镇痛(PCA)一般携带多长时间?

常规携带2-3天,对于术后3天仍然存在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延长至5-6天。

17.静脉PCA(PCIA)携带后需要观察要点有哪些?

携带静脉PCA的患者需要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的通畅,尽量单独通路给药,携带PCA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呼吸情况。

18.什么是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呼吸频率减慢≤8次,通气量减少,SpO2下降,患者意识改变往往出现在呼吸抑制之前。

19.什么是神经阻滞镇痛?

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镇痛作用,称神经阻滞镇痛。

20.神经阻滞PCA(PCNA)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神经阻滞PCA药物为局部麻醉药,常用药物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等。罗哌卡因有运动感觉分离的作用,较其他局麻药发生运动阻滞的几率低。

21.神经阻滞PCA(PCNA)携带后需要观察要点有哪些?

携带神经阻滞PCA的患者要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渗液和渗血,保持管路通畅,注意观察肢体活动有无运动阻滞发生,下床时应有人搀扶防止跌倒。

22.如何评价运动阻滞?

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共分四级,0级,无任何阻滞,患者下肢活动正常;1级,下肢发沉,不能抬离床面;2级,能屈踝,不能屈膝;3级,下肢所有关节均不能活动。

23.什么是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镇痛是指将局麻药/镇痛药物注入硬脊膜外腔,暂时阻断脊神经的传导,以达到镇痛作用。

24.硬膜外PCA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硬膜外PCA常用的药物有局麻药(罗哌卡因)+阿片类药物(吗啡/舒芬太尼/芬太尼)。

25.硬膜外PCA携带后观察要点有哪些?

携带硬膜外PCA的患者应注意观察硬膜外穿刺点有无压痛,穿刺处有无渗血,患者有无腰疼,下肢有无运动阻滞,还需要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精神状态、呼吸及血压等情况。下床活动应有人搀扶防止跌倒。

26.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

疼痛强度评分NRS≤3;可以耐受的副作用;PCA按压次数<3次/h;没有因为疼痛而影响睡眠。

参考文献:

冯艺围术期多学科疼痛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韩济生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童莺歌疼痛护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jbby/134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