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天下第一痛rdquo之


“天下第一痛”之三叉神经痛

一直都说女人分娩时的疼痛是世界上最难忍受的疼痛,事实上,根据疼痛的程度划分,10分为剧痛。结合现实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晚期肿瘤压迫神经引发的癌性疼痛等可划为10分剧痛。故而,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才实至名归。

临床上经常见到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是牙痛而错误的拔牙,其实三叉神经痛与牙痛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虽然其症状和部位有些相似,但是治疗的方法却差别很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一、临床表现

1、性别与年龄

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2、疼痛部位

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3、疼痛性质

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5、诱发因素

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检查

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二、分类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但长期服用此药有嗜睡、眩晕和消化障碍等副作用。

2、手术治疗

用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方法有三叉神经半月节封闭术、半月神经节后根热频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等方法,其中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需手术切除病灶。

3、神经阻滞疗法

四、预防

1、做好面部保暖工作,不要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脸;卧室内的环境要空气清新,但不能有寒风的侵入。

2、保护扳机点:患者在漱口、说话、刷牙、剃须、洗脸等可能触碰扳机点的时候要动作轻柔,以防诱发疼痛。

3、注意饮食的调护:选择易消化、质地较软的食物,饮食有规律;不吃油炸、过硬、刺激性如过酸、过甜和热性食物;注重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清热解毒的食物,尤其是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少吃肥肉,口味要清淡,少油少盐少糖。

4、患者的情绪与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可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科室:神经内科二病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kfal/116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