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观园王鲁湘对话学诚大和尚


《文化大观园》王鲁湘对话学诚大和尚

凤凰凤凰佛教资讯正文

《文化大观园》王鲁湘对话学诚大和尚

2008年02月04日13:06凤凰【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

Part1

开头小片

串场1:在您的印象中,寺庙会通常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是否是隐蔽于不食人间烟火的丛林里?是否是深藏在云雾围绕的名山中?今天我要告知您,这样的观点可以改变一下了:延续千年的中国佛教,已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我们一起踏入了21世纪,踏入了信息时代。僧人们使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恐怕已不是新闻,但如果我告知您,僧人们也已开起了博客,而且是早在两年多前,这个名词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您会怎样想呢?这第一个开设“和尚博客”的法师,就是中国佛教协会的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因缘际会,我有幸在北京龙泉寺见到了这位“与时俱进”的法师。

王鲁湘:学诚法师您好,请坐请坐,我听说您的博客的这个点击率,包括订您博客的人,好像有将近两百万。

学诚:快到两百万。

王鲁湘:是吧,快到两百万,这是个很高的数字了。

学诚:但是从全球60亿人还微不足道。我开这个博客也是一种偶然的因缘,有一个朋友他开好的送给我,你说送给我我不收的话也不好意思。

解说1:学诚法师的博客开通于2006年2月,作为僧俗2众的互动平台,每天更新的日志真实记录了大和尚及其弟子的修学生活和对佛法的参悟和讨论,文章不但通俗易懂,还附有视频、图片等视听素,深得友的青睐。博客开通不到两年,点击量以每一年100万的速度飞增,上的热度绝不逊于一些影视明星们的个人博客。

学诚:我这个博客跟常人博客不一样,我这个博客是集体博客,不是个人博客,不只是我的东西可以发表,其他人的也可以发表。

王鲁湘:像您这么高地位的这个高僧啊,在大陆开个人博客的人多吗?

学诚:其他的没有听说过,有没有我也不知道。刚刚开始也不知道会搞成什么样,心里也没有谱,然后就渐渐每天想啊,每天做,日积月累,然后呢,有些人看了以后可以有收获,看了以后说好,这样的话我们就愈来愈有信心,所以这样子就变成一个弘法的平台,交换的平台。

打字

解说2:贤杰法师是学诚大和尚的助理,同时也负责着龙泉寺内的教学、教务工作。每天陪伴大和尚东奔西走,工作已是非常繁忙,但即使如此,上写博文、学习博文和与友探讨佛法都是他每天必做的作业。

贤杰:大家透过这个博客呢,一个是比较便利,比较方便,然后自己内心当中,对佛法的体会,和疑问都可以及时地得到解答。这个都是我们在博客里的留言选编,友说仁慈单纯的人,当他看到自己被利用或愚弄了以后呢就会生起烦恼,乃至呢生起嗔心,既恨自己无明,也恨对方不厚道,那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大和尚回答说,当我们面对境地时,也就是人的境地和事的境地,要多视察自己内心的造作,我们内心是怎样反应的,不管他人如何,自己要造一份善业,这涉及到佛教的因果观念,像类似于这样的留言还有很多,每天都有很多。

解说3:除络和博客,在采访中我们看到,龙泉寺内还有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我们的同行,用照相机、摄像机和录音笔等数字时期的工具,记录着大和尚的一举一动。从这些人身上,不难发现,学诚大和尚已充分意识到了在如今信息时代,利用高科技的方便之处。

学诚:我们如果不利用高科技,寺庙里面的佛法的声音传播不出去,我们讲来说去,就是我们这几个听,我们这几个人老早就知道,根本不用听,我们要讲给听不到的人听,那末我们也不可能每天到社会上边去讲,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本钱也受不了,你到哪一个(地方)也要收租金,再一个还要去申请,很多的麻烦,然后开博客的话,这个公共的平台,大家都可以利用。佛教的传播的情势,应该是脍炙人口的,应该是同社会同步发展,非常有必要。

串场2:学诚大和尚1966年生于福建仙游。如今法师已是全国政协委员,在佛教界也身居高位,还同时兼任着福建广化寺、南少林寺,著名的陕西法门寺和北京海淀区的龙泉寺四座寺院的方丈,身兼数职,可谓年轻有为。其实早在1989年,23岁的学诚法师就担负了福建莆田广化寺的方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汉族地区寺院方丈。他不负众望,将广化寺建设成为全国3大模范丛林之一,不但确立了自己在佛教界的地位,还积累了丰富的寺庙管理经验。现在,他把自己一整套的管理方式用到了百废待兴的北京龙泉寺上。

解说:座落于北京海淀区凤凰岭下的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在历史上,这里是一处集佛教、道教、地方宗教于一体的文化胜地,香火曾兴旺一时。但是和其他寺庙一样,这座千年古刹也没能够逃脱文革的浩劫。如今,在重修的寺院一旁,古庙残留的砖墙和参天的古木成为它古老的见证。

纪实:

学诚:遗址,旧庙的遗址,我们就把这个遗址保存下来,这个桥,金龙桥,辽代的。

王鲁湘:这是辽代的。

学诚:千年的古桥

王鲁湘:这也是一千多年了,对,里头古柏森森啊。

学诚:这两株外面这个是雌的,里头那棵是雄的,那末在过去的话里头那棵银杏树不会开花不会结果,我们来了以后里头外头都结果。

解说5:1995年,龙泉寺破土重建。十年以后,它重新对信众开放,并约请学诚法师主持工作。现在的龙泉寺是一座全新的寺院,这里的僧团、建筑,乃至一个碗一双筷子,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耐人寻味的是,龙泉寺的重建并没有像很多其他寺庙一样,重视庙宇的范围和外观的华丽。其中的缘由,一方面可能是资金的缺少,另一方面还在于这里的管理者看重的,并不是这些。

主持人:我今天来到龙泉寺我发现龙泉寺相对来讲它的建筑,它的硬件各个方面的一些条件,和我们中国其他一些地方的一些名山古刹来比的话呢,应该说相对来讲条件要差一些,但是像您这样的高僧,出来到这里担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负这里的方丈和主持这里的工作,我想也一定是由于佛教协会,包括国家有关方面,看到了龙泉寺所在的地位的重要性。

学诚:海淀区它不单单在我们北京市,乃至在全国全球来说,都是人材最密集的地区,所以当时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时候,有关方面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寺院里面的法师、教职人员一定是要高素质的,这样才能够合适北京市海淀区的这些民众素质的要求。

纪实:

学诚:你看现在普陀山也好,峨眉山也好,9西岳也好,它他那边的一种区位,跟这里不好比。

主持人:阔别中心城市。

学诚:一个是阔别城市,它的文化氛围不浓,

主持:的文化氛围不浓,对,不容易生成,它就是一个孤岛,在北京就不同,特别在海淀区,

主持:又是一个文化区域,文化优势

学诚:人材遍地都是都是人材

主持人:所以这个地方应当建一个中国最大的一个佛教的一个弘法的场所。

学诚:现在看起来就比较有,在客观上面是有需要。

主持人:地也有了,反正这个公园的地反正圈出来。

学诚:我觉得,国内的千年古刹,雄伟壮观的寺庙也很多,但是我来到龙泉寺以后,我就在思考,究竟寺庙应当怎么办,才能够走出一条即符合佛教传统的规制,又能够适应时期发展的需要,很多庙长期以来,都是沿袭传统的做法,百丈清规,百丈清规一千多年前的这样子的一部规约,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定出来的,现在的社会形态已跟唐代那个时候大不相同,那末究竟如何办庙,如何来制定规矩,如何来培养僧才,这些僧才既能够在寺院里头用功安心办道,又能够有足够的弘法的能力来服务广大信教大众,同时又能够展开一些相应的慈善的事业,这样子对出家人素质的要求,出家人能力的要求,和寺庙里面所具有的功能,都要做比较深入的多方位的思白癜风遗传考,那末我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些思考,逐渐逐渐在这里做一点尝试。

123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kfal/6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