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8日,一场以“从高血压管理到血管管理”为主题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峰论坛在首都北京召开。医院胡大一教授、孙宁玲教授,医院严晓伟教授,首都医科医院赵冬教授共同担任本次会议主席。胡大一教授在开场致辞中特别强调了ASCVD预防新策略——从高血压管理到血管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会议的“专家观点荟萃”议题中,与会专家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医院孙艺红教授则就“老年高血压ASCVD综合防治——临床思考与优化”,讲述了老年CVD患者防控关键是血压、血脂综合干预。
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OMEGA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年龄是高血压患者CVD的重要风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显示,总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年龄显著增加;CORONOR研究证明年龄与高血压史是稳定CAD患者二级预防不理想的重要相关因素;NHANES研究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年龄是血压、血脂不达标的重要预测因素,与LDL-C控制率呈负相关;中国横断面研究提示,老年患者血压血脂异常等风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相关。因此,老年CVD患者临床防控关键是血压、血脂综合干预,提高血压、血脂双达标率。
老年CVD患者临床防控需要血压、血脂综合干预
老年患者的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波动大,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损害严重;其降压原则是以小剂量、单药为初始治疗,避免血压过低;若单药治疗不达标,则推荐小剂量联合用药;且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药物。TOMHS、CAPE、PRAISE、PREVENT、IDNT、VALUE、CAMELO、ASCOT等众多循证证据充分验证了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CV事件相对风险。
从人群胆固醇水平而言,成年以后,随年龄增加胆固醇水平逐渐增高。这是由于人体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致使LDL-C分解代谢率降低,血循环中LDL-C升高;另外,老年人群自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或胆汁中排泄胆固醇减少,肝脏的胆固醇储量增加,通过反馈机制抑制LDL受体的表达。但在60岁左右,出现拐点,胆固醇水平呈现逐渐下降的过程。因此,老年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需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和合并的危险因素确定治疗策略与目标。
老年患者阿托伐他汀与降压治疗的协同获益
而对于血压与血脂的综合管理,ASCOT-LLA研究显示在老年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与降压治疗的协同获益(如图)。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指出,老年患者平均正在服用>6种处方药,多药同用、依从不佳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应当重点白殿疯天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kfal/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