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刚满30岁就因为高血压没了高血压


才30岁,因为高血压会要命?!这是真的,

最后一只多巴胺医生一个真实的案例!

上午,一个警察朋友过来开药,给我讲了一个年轻人高血压的故事。

昨天他刚参加了一个同事的追悼会,同事刚过完30岁生日,因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大家都知道他有高血压,血压最高mmHg,其他病情不详,不过他从不吃药,医院看病,结果悲剧了。他是独子,留下的年迈父母悲痛欲绝。试想一下,一对失独老人如何面对这个现实,以后又该怎样生活?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其实,高血压是逐渐发生的,开始可能有些不舒服,时间长了反而没有感觉了,这如同温水煮青蛙。可是,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等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它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更可怕的是,高血压是逐渐发生的,开始可能只是有些不舒服,时间长了反倒习惯了没感觉了,可是等到真正严重了,却已经晚了。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如此震惊的数据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每年多万心血管的死亡中,约70%的中风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

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用药10个错误千万不能犯!

误区一

年轻患者不用吃药

在我们印象中,高血压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很少听到年轻人患高血压,但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年轻人作息不规律,熬夜、酗酒、抽烟是家常便饭,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作息,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了高血压,使得高血压的患者群趋于年轻化。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由于担心过早使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无明显症状便不用药,这个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后对全身血管、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全身血管以及靶器官。

误区二

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但有些人的症状却不明显,身体上也没什么感觉,随着病程延长,血压逐渐升高,反而适应了这种感觉不难受了。

但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就会突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症状,到那时可能就晚了。所以,一定要定期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后,无论身体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三

健康生活可以代替吃药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减肥、戒烟、低盐低脂饮食……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改善高血压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又出现了一种的观点,认为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就可以避免吃药了。

这种说法过于乐观。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高血压本身有“依赖性”,降压最重要的是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误区四

降压药副作用特别大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

但当代较新的降压药,规范使用的副作用都很小,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都没有问题。但擅自中断治疗或减量的后果很严重!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终身服药都是难免的。但千万别觉得灰心,长期规范的治疗下,高血压患者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而脱离了规范治疗的患者,才真是危机四伏。

误区五

血压降至正常可以停药

部分患者在血压高的时候用药,血压低的时候撤药,认为符合“省钱的经济原则”。随意停用降压药物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这样很容易对血管壁造成伤害,使其通透性加大,或者脂质沉淀使血管硬化甚至形成斑块,堵塞血管。

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甚至更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更严重。选择适合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误区六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治疗也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除了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mmHg)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4-12周。但血压并不是降的越低越好,如果超出了调节范围,重要的脏器血流量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

误区七

降压药要经常更换

有些高血压患者担心,长期吃同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影响降压效果,因此为了保证药效,降压药需要经常换一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降压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那就无需更换。经常换药,体内药物浓度不容易稳定,也不利于血压稳定。除非新品种降压药上市,疗效副作用相对之下都很有优势的情况下,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换药。

误区八

降压药伤肾

事实上,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血压控制不好,对肾的伤害更大。

如果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会损伤肾脏血管,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高血压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避免肾脏受到高血压损伤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医嘱合理用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误区九

盲目自行购药服用,不看医生

很多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

事实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误区十

保健品能降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注意定期检查血压,才能知晓血压情况,及时发现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危害是可防可控的!

◆正常成年人,建议至少每2年测量1次血压。

◆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在-/85-89mmHg、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建议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

◆切忌随意调整药物种类、增减药物剂量,如果血压控制医院就诊!

来源:综合健康时报、双迪藤黄果健康排毒创业基地、网络信息整理编辑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

胃肠专家说了真话:这样吃饭的人少活20年还容易得癌!一定要重视!

才二十多岁!两个年轻女子突发猝死,4个地方“疼”,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夏天!

夏天一定要喝,三斤枸杞不如一两它,每天一杯,抵抗力强10倍,老中医说是最天然的抗生素!!

医院初诊为鼻咽癌。历经半年,做了无数次检查,终于确诊为粘膜炎症,长舒一口气!

这样洗澡等于自杀!尤其是夏天,赶快告诉家人……

肾衰竭是永远不可逆的,最终就是尿毒症!肾功能出现问题的男性,手上会有“3个记号”,赶快自查!

又一明星突然去世,演过大量经典配角!这十个心梗预兆一定要警惕,重视晚了会要人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lcbx/125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