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妈妈们经常遇到的一个乳房问题就是乳头疼痛,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婴儿吸吮不当引起。其中,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乳头疼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乳头疼痛,以及该如何去处理,妈妈们请往下看。
1
认识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属于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人类肠道常见的组成菌落之一,也是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一种共生菌。在一些状况下,如正常菌群失调、免疫力较低,就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乳头念珠菌感染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阶段,这种细菌喜欢温暖,潮湿、黑暗的环境,通常存在于我们的皮屑多的地方。就如同我们身体中的其他正常细菌一样,90%的宝宝出生几小时内会携带,念珠菌的菌落一般不会造成什么问题。
当皮肤和黏膜组织不完整时,念珠菌较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含好乳房如此重要的原因。如果没有乳头疼痛、皮肤没有破皮,这种感染就不会发生了。
此外,许多妈妈和宝宝会接受一些不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大量抗生素也会助长念珠菌的生长。
△图片来源《哺乳问题的诊断与治疗-图解指南》
此图为皮肤表面比较明显的念珠菌感染伴随细菌感染的症状表现,但切记,如果只是乳腺管的念珠菌感染,可能只有乳房疼痛,但皮肤并没有症状表现。
2
当母乳妈妈发生哺乳疼痛
乳房发生念珠菌感染也是哺乳疼痛的常见原因。这种疼痛和单纯因为含乳或吸吮不良带来的疼痛有所区别:
妈妈通常会感到乳房灼热或抽痛。
疼痛在哺乳之后持续较久,并可能比哺乳时更严重;或者哺乳时不疼痛,结束哺乳时才开始疼痛。
有的还会波及背部和肩膀,或夜晚时疼痛更明显。
如果你的乳房有这样的疼痛,并同时伴有以下状况中的某一条,那么疼痛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念珠菌感染:
乳晕皮肤红而亮、脱皮
这段时间宝宝发生鹅口疮或尿布疹
这段时间自己或家人发生念珠感染(如念珠菌阴道炎)
这段时间自己或宝宝使用过抗生素
这段时间身体很疲劳,免疫力较差
对乳头进行过度清洁(比如经常用肥皂水清洁)
较常使用奶瓶奶嘴(含安抚奶嘴)
需要注意的是,当乳晕乳头破损时,念珠菌感染更容易发生,所以让宝宝更好地含乳非常重要。
3
治疗方法整理
01 紫药水
资料上显示,有些医生或哺乳指导会建议使用紫药水,因为它能迅速缓解疼痛。方法是:用棉棒沾紫药水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持续4到7天,或是持续至没有疼痛后4天。
鹅口疮的宝宝在涂抹后哺乳,也能让母亲获得同步治疗。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症(蚕豆病)的宝宝不能使用紫药水。但在中国大陆地区,用紫药水治疗念珠菌感染并不常见。
02 抗真菌药物
由医生处方获得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氟康唑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来进行全身性的抗真菌治疗,也可将含有氟康唑的药膏涂在感染部分。使用氟康唑仍旧可以哺乳,对有鹅口疮的宝宝,氟康唑也是常用药物。如何服药请遵医嘱。
根据杰克·纽曼医生的建议,妈妈服用氟康唑第一剂的剂量是mg,接下来每天服用两次,每次mg,一直服用到感觉不到疼痛的2个星期之后,通常至少服用2个星期。
03 非处方止疼药
念珠菌带来的疼痛症状可通过服用非处方止疼药来缓解(常见如:对乙酰氨基酚),服药可继续哺乳。
04 益生菌粉末
一些文献中提及益生菌粉末可能有助于降低念珠菌过度生长的风险,可尝试以抗生素粉末混合少量母乳涂抹婴儿口腔。
还需要注意的方面
若使用奶瓶奶嘴或其他与婴儿口腔或乳房接触的物品,在使用后需要做到清洗、消毒和干燥,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因为念珠菌喜爱闷热潮湿的环境。
家人都需要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如厕前后洗手,回家先洗手,及时更换衣物等。
调节心情,在哺育间隙尽可能休息,选择均衡有营养的饮食,适当进行身体锻炼,这些对提升免疫能力都很有帮助。
4
一线皮肤科医生这样说
01 关于诊断
医生一般不要求做真菌培养,因为正常皮肤或非感染性疾病真菌培养也会出现阳性,所以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仍旧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真菌感染虽和细菌感染不同,但因为缺乏可靠敏感的监测指标,确诊的确有挑战性。
02 关于治疗
若单纯为外部感染,只需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益康唑乳膏;
若伴随乳头皲裂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来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次哺乳前清除药膏);
若伴随乳腺感染,则需口服氟康唑,服药一般不需停止哺乳。
专家指导
在母乳喂养时,你是否遇到了奶少、堵奶、乳汁淤积、乳腺炎、不知如何断奶等问题?扫码回复“专家问答”,即可获专家一对一免费哺乳指导,获人vip群资格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zdff/1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