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乳房疼痛,别让它成为哺乳路上的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48.html

很多新手妈妈还没尽情地体验初为人母的喜悦,就被哺乳期的各种问题教育了!尤其哺乳过程中存在的乳房肿胀、疼痛、甚至乳房脓肿……等症状,往往会使哺乳期妈妈对于哺乳这事望而生畏。这不仅给产妇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将会极大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几率;还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要如何帮助有这些困扰的患者?影响哺乳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快跟着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低+和乳房疼痛脱不开干系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成功母乳喂养也是万千母亲的期望。然而我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2%,6月龄以上母乳喂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的比例仅为4.3%-5.8%,与权威推荐喂养时长相比有较大差距。

这是为什么呢?一项调查研究针对致使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01

乳汁不足

一项纳入名产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母乳不足是母乳喂养早期停止的第一大原因。

02

哺乳期乳房疼痛

世界卫生组织和母乳喂养医学会乳腺炎管理指南指出:乳腺炎是母乳喂养早期停止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1/3的产妇因为乳腺炎而停止了母乳喂养。

而哺乳期乳腺炎是导致哺乳期乳房疼痛的最主要的原因。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炎症状态,也是哺乳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3%~33%。临床表现包括乳头、乳房的疼痛、红肿、肿块、压痛等,以及系统性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倦怠、恶心等4。

导致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有很多,乳头损伤、乳汁量过多、乳头或细菌入侵。乳腺管就像一条小溪流,乳汁淤积就像是小溪流堵住了,变成了死水,乳汁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了细菌的理想培养基,更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而哺乳早期由于乳头衔接不良等因素导致的乳头破损就有可能给了细菌沿着淋巴管入侵的机会。在乳腺炎和乳房脓肿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研究显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更高,这意味着乳头感染或母乳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皆可增加乳腺炎风险。此外,Ingman等认为,炎性刺激物之间可相互反应,包括致病细菌、微生物、宿主免疫反应和其他诱因,都加重了乳腺炎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金黄色葡萄球菌

03

母乳喂养知识不足

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活动,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对于职场女性来说,产假时间短,妈妈们复工之后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甚至被迫放弃母乳喂养。

但母乳喂养对母婴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婴儿具有近远期的保护作用,包括直接降低婴儿传染病死亡率、降低婴儿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等;对哺乳期女性的近远期保护作用包括降低哺乳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并且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问题来了,要如何帮助这些患者缓解乳房疼痛等症状,更加轻松得进行母乳喂养呢?

现有干预措施

01

心理支持

为产妇提供心理照护和情绪支持,并为产妇乳腺炎期间的母乳喂养提供充分的指导;

02

有效排空乳房

保证有效的乳头衔接、穿宽松的衣物、鼓励产妇增加哺乳频率、热敷和湿敷,如果上述措施均不能缓解的乳腺阻塞,可以通过轻柔的按摩来缓解;

03

缓解症状

镇痛、多休息、多饮水;

04

菌培养阳性

症状严重、肉眼可见的乳头皲裂、有效乳汁排空后12-24小时症状未缓解患者应采取抗生素治疗,出现乳房脓肿的患者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但抗生素治疗存在不少局限性,比如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肠道菌群失调、乳腺炎复发率高等。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强调普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抵抗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并且可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国家健康委员会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里面提示,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都应该暂停哺乳。

好在,目前我们发现了乳房疼痛/乳腺炎干预的新思路,也就是调节母乳微生态。

05

调节母乳微生态

我们已经得知,乳腺炎的发病机制是母乳微生态失调,致病菌,像是金葡菌,它们的数量明显增多。那么针对这个机制,我们可以增加乳腺中有益菌,像是发酵乳杆菌等的数量、抑制致病菌增殖,让母乳微生态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干预乳腺炎,缓解乳房疼痛的目的。

许多研究表明,来自正常母乳菌群的发酵乳杆菌CECT能有效调整乳汁菌群,显著减少乳腺炎的发生率达51%,乳腺疼痛的发生率降低了35%。与抗生素组相比,细菌计数显著下降(p0.),葡萄球菌属计数显著下降(p0.)。食用益生菌发酵乳杆菌CECT可预防妇女乳腺炎的发生。且经权威机构FDAGRAS认证表明,益生菌可用于产妇,安全、可耐受。

总之,在面对母乳喂养失败时,我们可以先仔细分析其原因并做好孕期检查及孕前知识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努力排除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母乳喂养失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zdff/119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