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bdfyy/来源:大象心健康
原创:关心你的
有些朋友经医生确诊已经是高血压范畴了,正在规律服药积极降压,以保证血压在理想的范围。比较危险的是,有些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已在高血压范畴之内,平时也很少自我监测血压,这类朋友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出现这4种信号,提示血压高
01:眩晕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眩晕,眩晕的可能原因有两个:
1.血压降得太低或者长期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产生头晕。血压波动会造成血管抑制性头晕。
2.高血压可以增强脑动脉的搏动感,进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02:头痛
头痛也是高血压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
血压过高时,内脏及四肢小动脉显著收缩,因脑部血管收缩力差,于是流入脑部的血液就相应增多,引起动脉充血、扩张,产生头疼。
03:耳鸣
高血压可以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化。高血压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
04:失眠
持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出现功能失调,从而间接引起入睡困难、易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失眠症状。
如果有以上症状了,建议您最好定期监测一下血压。目前,药物降压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降压效果不理想,很可能是因为您没有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正确的药。
避免血压忽高忽低,需要牢记以下“四要”
01:要长效,不短效,一天一次更重要
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最佳控制血压方案应该是保证降压疗效覆盖整个24小时。鉴于此,选择真正长效的降压方案对于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至关重要。
真正长效降压药每天只需服1次降压作用就能够覆盖24小时,可以避免因服药次数过多,导致药物性血压异常波动。
而短效降压药因为其半衰期短,无法做到控制24小时血压,所以需要一天服用2次或3次或以上,患者很难做到坚持规律服药,因此漏服药现象较普遍。
另外,短效降压药物起效快,虽能很快把血压降下来,同时因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短,服药后表现为很快血压下降之后血压又迅速上升,这种血压在短时间内的忽高忽低导致血压波动变大,对血管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伤。
降压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血压数值降低,更应重视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与短效降压药相比,长效降压药在降低血压过程中作用比较平稳,且在一天24小时内均能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可以减少或避免因血压过高和频繁波动带来的危害。
02:要规律,不随意,测完血压再吃药
高血压是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因此规律服药对于有效长期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早晨服药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长期依从性。
另外早晨服药也可以避免晚上服药可能会引起夜间本来已经相对低的血压更低,可以避免夜间低血压的发生。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为了能够真实评估降压治疗方案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测完血压后再服用降压药物。
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养成清晨测量血压后再服用降压药物的习惯,是控制好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正常,也不能随意减药或者停药,因为这个测量的正常血压是因为服用降压药物而产生的结果。如果这个时候减药或者停药,都是十分危险的。
随意减药或停药容易造成血压的大幅波动,而血压大幅波动会大大增加血管和脏器受到意外损害、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服药一定要长期坚持,避免因为两次服药间隔时长时短,造成血压波动。
03:要和缓,不求快,四到八周是常态
高血压疾病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血压也不是在短期内升高的。因此,国内外高血压指南也明确指出,应该在4到8周内逐渐将血压降到正常,而不是一蹴而就。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降压治疗的原则是平稳降压,尤其是老年患者、慢性长期血压较高的患者,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更应注意降压速度要缓慢、平稳,不可操之过急。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最终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切记“欲速则不达”。
04:要坚持,不停药,平稳长效保心脑
目前我国有2.7亿的高血压患者,但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以及治疗控制率均低于发达国家,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治疗通常需要终生或长期服药,然而,有的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自行停药,有的患者感觉症状消失就不服药,做不到长期坚持。
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造成血压波动。时服时停不但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易突发意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降压是一条漫长的终身路,需要平稳、规律、坚持地走,切忌走走停停,时停时服降压药会引起血压不稳定的波动,这种血压在短时间内的忽高忽低导致血压波动变大,对血管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伤。
点击图片,开始我们的循证探秘吧!
往期热文
应对“节后综合征”,5招帮你“满血复活”
春节饮食警戒:盐吃多了,心血管疾病风险蹭蹭上升!
春节无酒不欢?遇到急性酒精中毒该怎么办?
春节大吃大喝,小心“胆”战心惊!
旅途出行,警惕血栓杀手--经济舱综合征
病因不明还致命!这种病该如何诊断与治疗?
春节家中必备良药,绝对有用!
辟谣
突发胸痛,别再听信错误做法!
冠状动脉扩张如何避免副作用?这一招你必须知道!
PCI术后顽固性胸痛,看中医如何巧妙应对
你真的会吃药吗?春节期间吃药请记住这7个原则
长期征稿
有能力就别低调,快来投稿!
·“心希望快讯”推文旨在向且仅向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欢迎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心希望快讯"对于用户超出明示用途的任何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心希望快讯”发布每篇原创文章内容均法律保护,未经授权,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直接或间接发布或使用,凡欲转载“心希望快讯”发布的原创内容须获得我方平台授权后方可使用,转载申请请发送到邮箱:margret.hong
semirco.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zlcl/1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