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痛了22年,感谢医护团队为我治好了病!”深受三叉神经痛困扰的韦阿姨在接受采访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勇的微创手术治疗下,韦阿姨结束了22年的痛苦,回归正常生活。
跟着广东卫生在线一起去看看。
脸痛如刀割女子忍痛22年
韦阿姨今年54岁,从年起,她左侧脸部出现反复疼痛,主要集中在牙槽位置,像是被刀割、被电击。“有时候发作几秒,有时候又发作几分钟,尤其是刷牙、咀嚼食物的时候容易出现。”韦阿姨回忆。
“在广州就诊的时候才得知,我这是双侧三叉神经痛。”韦阿姨告诉广卫君,在医生建议下,她选择服药治疗,但时间一久,药物镇痛效果越来越差,实在无法忍受。今年来疼痛的频率更严重了,于是来医院就诊。
在对韦阿姨进行全面检查后,张勇发现韦阿姨左侧三叉神经被左侧小脑上动脉明显压迫,而右侧三叉神经的血管压迫不明显。“考虑到患者目前左侧颜面部疼痛最为严重,我们制定了手术计划——先行左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张勇介绍。
手术当天,他在韦阿姨耳后开了一个长4厘米的小口,在显微镜下找到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小心地将血管分离,并在血管和神经之间加入垫片,从而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两个小时后,手术完成。
截至目前,韦阿姨左脸剧痛再也没有出现。而她的右脸还没有进行手术,目前靠止痛药维持,但较此前已减少一半药量。张勇表示,将视患者右脸的疼痛程度再作下一步决定。
三叉神经痛青睐中老年女性
张勇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发作时如闪电状、刀割一般难以忍受,被称为“疼痛之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诊断三叉神经痛有三大标准:
通常是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的阵发性反复发作,说话、吃饭、吹风都可能诱发疼痛;具有间歇期,往往早期疼痛比较轻微,并且有迁延过程,或有一段时间患者感觉不到疼痛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疼痛,且疼痛加重;患者疼痛时需要咬住疼痛部位才能够缓解,或是触碰头面部某一部位即会引起面部疼痛。
他提醒,三叉神经痛好发于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一般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止痛,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微创手术治疗。
记者
苏海宁廖耿秋(实习)
编辑
尹蓁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朱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zlcl/1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