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上门启示录血压忽高忽低危害大,


编者的话

北京夕阳无忧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市海淀区老干局签署合作协议,为该区离休老干部们提供健康监测、健康管理、健康咨询以及助医等服务。随着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开展,医生走进家中,用实际行动关爱离退休老干部,更好地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上门巡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发现了老人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比如健康管理、用药及安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等各种问题。我们将陆续刊登“家医上户”巡诊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将共性的问题在这里展示出来,供更多的老人借鉴。

90岁高龄老人,患高血压30年,最高时血压为/mmHg,日常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奥美沙坦酯平稳血压,时有胸闷、睡眠不佳等情况。老人向家医反应:近期血压极其不稳定,忽高忽低,特别是血压高时,吃过降压药后,血压又降得的过低,每天反反复复,心里焦虑不安。

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家医表示:该位老人的血压不平稳,降速快,降值低等现象,主要是因为药物使用所导致的现象。高龄老人对药物代谢比年轻人要慢,建议老人再服用降压药时试着减1/3用量,如还降的过快,再减到一半的剂量,同时睡眠不佳也会引起血压的忽高忽低,可适当吃些安神补脑液等来调节和提高睡眠的质量。

“高血压是个无声的杀手”、“降压是硬道理”,有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只要每天服降压药就“保险”了。有的病人每天早上口服一次短效药,如珍菊降压片,上午测血压完全正常,但此后发现下午血压明显升高。殊不知,这样服药对血管的损伤比不服药还要大。还有的病人唯恐长期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吃吃停停,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使得高血压这个“杀手”的杀伤力更强。

血压波动

1

血压波动性存在于每个人(正常血压及高血压病人)身上,因为在24小时内每个人的血压受内在环境(如内分泌、肥胖等)及外在环境因素(如寒冷、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吸烟、饮酒等)的影响,随时随地都在变化。

一般来讲,正常人在情绪激动及剧烈运动后血压会上升,收缩压约上升20毫米汞柱左右,白天平均血压较夜间入睡后高10-15毫米汞柱。但是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明显大于正常血压人群。

老人血压波动的原因

1

老年高血压病人、更年期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人早期以及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如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等,容易产生较大的血压波动性。   

老年高血压常在24小时内有较大的波动,且老年人常收缩压较高,舒张压较低,脉压差大,尤其是收缩压波动幅度大,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可上下差40—80毫米汞柱。特别在气候变化、情绪激动时,并且多在清晨时发生,往往引起心血管意外。

此外,由于年龄老化及病程较长,压力感受器、血液循环调节功能有减退,造成起立后发生直立性血压下降>20/10毫米汞柱,还有餐后低血压等,造成血压短期内上下波动很大。

血压波动的危害

1

我们的血管就像个橡皮筋,长期拉伸、拉伸,橡皮筋更易断裂,同样的道理,血压上下波动,忽高忽低的血流就会冲击血管内壁,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同时引起内皮功能紊乱,使全身血管损伤处脂质沉积,斑块逐步形成,血管壁发生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弹性减低,血管硬度增加,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不高,压差增大,心脏心肌细胞受损,心肌变厚,最终心力衰竭,在脑部,大小血管受损易发生中风;在肾脏,由于大小肾血管硬化,使肾单位缺血而发生萎缩导致肾功能不全,而最终发生肾衰竭。

维稳血压四要诀

1

1、坚持吃药:不能在血压降下来时,就随便马上停药,等血压升高时再吃。

2、切忌频繁换药:有的患者担心长期吃一种药物,对肝肾不好或出现耐药性,擅自换药不可取。

3、最好选用长效降压药物,短效降压药,作用时间短,每天需要服用2—3次,易造成血压波动。

4、合理加减药量:如果存在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气候变化、血压波动较大等问题,可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合理加减药量。当然,加减药量应咨询专业的医生。

北京夕阳无忧科技有限公司

以大健康为核心,以社区为半径

提供全方位医养服务

让您安享晚年幸福无忧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kfal/117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