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研


xyylhubei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研究

医院心内科朱文玲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院心内科摘自《北京医学》年第27卷第2期

目的:观察国产厄贝沙坦(格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试验,以进口厄贝沙坦(安搏维)为对照药;另设格平开放试验组:①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格平组例,安搏维组,例,疗程8周。周4时如坐位舒张压(DBP)≧90mmHg,则加服氢氯噻嗪12.5mg/d,直至试验结束。②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例患者另选为开放组,用药方法同格平和安博维组。结果:①双盲对照试验组治疗8周末,格平组和安搏维组(符合方案集人群分别为例和例)的DBP及收缩压(SBP)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两组坐位DBP降低总有效率分别为79.7%和73.6%(P=0.)。不良反应:格平组8例(7.2%)12起不良事件;安搏维组3例(2.8%)5起不良事件(多为头晕、头痛心悸、恶心),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开放试验组例完成临床试验。治疗8周末,坐位DBP和SBP均有显著下降。DBP下降总有效率为81.98%。不良反应:22例(3.88%)发生26起不良事件,类型同对照试验组。结论:国产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和进口厄贝沙坦相似。国产厄贝沙坦(商品名格平)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有效阻断AT1型受体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升压作用,由于其不影响缓激肽系统而不产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样的干咳,已成为一线降压药。年5月至年12月,我们以同类进口药品厄贝沙坦(商品名安搏维)为对照药,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实验及另设开放实验组的方法,评价格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1、入选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坐位舒张压(DBP)95--mmHg;②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二、研究用药1、受试药:格平,mg/片(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对照药:安搏维mg/片(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联合用药:氢氯噻嗪(HCTZ),25mg/片(天津力生制药公司生产)。4、安慰剂:与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外观、色泽、气味完全一致,但无药理活性,分别为格平安慰剂和安搏维安慰剂片。三、观察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研究,分为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组和开放试验组。1.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组: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计划每组例,共例。试验分为观察期和治疗期。清洗观察期1周,停用原降压药,服用相应的安慰剂各mg,1次/d。治疗期8周,分别服用试验药和对照药以及相应的安慰剂各mg。格平和安搏维剂量均为mg,晨起饭后口服,1次/d。服药4周后,坐位DBP90mmHg者,继续服用原剂量至试验结束;坐位DBP≧90mmHg者,加用HCTZ12.5mg,1次/d,服用至试验结束。2.开放试验组:计划例,试验分为观察期和治疗期。清洗观察期1周,停用原降压药,服用格平安慰剂mg,1次/d。治疗期8周,服用格平mg,1次/d。用药4周后加用HCTZ的方案与双盲试验组相同。就诊当日患者于就诊前不服药,做完检查后立即服药。试验期间每2周患者来院就诊1次,在服药前测量血压,心率,询问服药状况及不良事件。清洗期及治疗期结束时,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检查。四、疗效评价治疗期结束时,与观察期比较,根据血压值进行判定。标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血压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但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和有效病例相加为总有效率。五、安全性评价1.评价指标: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评价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归纳试验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判定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及尿常规。列出异常和有临床意义的指标,作为不良反应统计。

本试验共有例高血压患者入选,其中双盲对照组例,开放组例。双盲对照组中ITT人群例(格平组例,安博维组例)此例纳入安全性分析;PP人群例(格平组例,安博维例)。开放组例为ITT人群,PP人群例。一、双盲对照组1.两组临床特性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心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外,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入选时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性疾病、短暂性脑缺血(TIA)及脑出血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①有效率:格平组和安博维组患者服用治疗药物8周后,ITT分析,格平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5%和27.0%,总有效率为77.5;安博维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4.1%和17.4%,总有效率从为71.5%。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PP分析,格平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9%和27.8%,总有效率为79.7;安博维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5.7%和17.9%,总有效率为73.6%,也无显著性差异(P=0.)。②降压效果:格平组和安博维组患者服用治疗药物8周后,PP分析,格平组收缩压平均下降(13.90±12.05)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1.87±5.32)mmHg;安博维组收缩压平均下降(13.00±13.22)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1.40±6.76)mmHg。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治疗2、4、6和8周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比服药前有显著下降。③加用HCTZ的情况:双盲试验组PP分析,格平组和安博维组需要加用HCTZ者分别占37.0%和33.0%(P>0.05)。单用格平和安博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和80.3%(P>0.)。需要加用HCTZ者,格平组的总有效率(77.5%)和安博维组(6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安全性评价:格平组有1例在入选后37d发生未明原因猝死,考虑与格平无关。格平组有8例患者发生12起不良事件,包括头晕4起,心悸、出汗、口干和恶心各1起;ALT升高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2%(8/)。安博维组有3例患者发生5起不良事件,包括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及咽痛各1例,未发现肝功能异常,不良时间发生率为2.8%(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开放组开放试验组患者基线时SBP为(.39±11.3)mmHg,DBP为(98.75±3.27)mmHg。治疗2、4、6周的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减少(P均<0.05);治疗后2、4、6、8周SBP及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0)。治疗8周末,作为DBP和SBP分别下降(12.99±39.22)mmHg和(12.36±12.11)mmHg。治疗8周后,格平降低作为DBP的显效率为62.70%,有效率为19.28,总有效率为81.98%。其中例单用格平,降压的显效率为70.06,有效率为12.8%,总有效率为83.4%。例(38.02)加用HCTZ后,降压的效率为49.8,有效率为29.9%总有效率为79.7%。开放试验组中,格平有22例(22/,3.88%)发生26起不良事件,包括头晕15起,头痛4起,心悸、烦躁及恶心各1起,ALT升高3例,Cr升高1例。上述不良事件经判断为不良反应。开放组的疗效及安全性总体上和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组结果相似。厄贝沙坦作为ARB的一种,首先由赛诺菲公司研制生产,经过大规模临床研究,其降压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根据早起的药物代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研究,厄贝沙坦有其独特支出:①口服生物利用度是ARB中最高的,切吸收不受其他食物的影响;②半衰期长;③其蛋白结合率极低,与其他药物发生互相作用的机会小;④与其他沙坦类药物不同,厄贝沙坦不需要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就可以直接发挥作用;⑤在治疗剂量范围内(—mg),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本研究试验药物剂量的选择是根据以往的临床药物试验结果,在mm,每日1次的给药情况下,可以达到良好降压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本项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开放研究的结果显示格平降压总有效率为77.5%。从降压幅度看,格平的SBP平均下降(13.90±12.05)mmHg,DBP平均下降(11.87±5.32)mmH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均与文献报到相似。根据最新的JNC—7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ARB已经与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已经α1受体阻滞剂一起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厄贝沙坦由于其独特的长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和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必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作用。

订阅号名称“新药医疗湖北策划中心”









































北京中科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etwyh.com/zdff/9477.html


当前时间: